何謂「抗菌」?
抗菌(anti-microbial):是一個泛指名詞,包括滅菌、殺菌、消毒、抑菌、防黴、防腐等(廣義抗菌)。
接下來,我們來解釋名詞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滅菌(sterilization):指將待處理體系中的所有微生物包括微生物的孢子等生態形式都完全除去或使之喪失活性的過程。
殺菌(microbiocide):指將待處理體系中的微生物營養體和繁殖體殺死的過程。
消毒(disinfection):指破壞待處理體系中微生物的過程,但消毒過程一般對微生物孢子無效,消毒不需要殺滅體系中所有的微生物,只要達到預定的要求,一般需要將體系中的致病和條件致病的微生物除去或使之喪失活性。
抑菌(bacteriostasis):抑制微生物生長繁殖的作用,抑制待處理體系中微生物的活性,使之繁殖能力將低或體質繁殖的過程。
防腐(antisepsis):指採取一定措施防止物品性能因微生物的破壞而下降的過程和技術。
什麼是「抗菌材料」?
抗菌材料是指自身具有殺滅或抑制微生物功能的一類新型功能材料。
在自然界中有許多物質本身就具有良好的殺菌或抑制微生物的功能,如部分帶有特定基團的有機化合物、一些無機金屬材料及其化合物、部分礦物質和天然物質。
但目前抗菌材料更多的是指通過添加一定的抗菌物質 (稱為抗菌劑), 從而使材料具有抑制或殺滅表面細菌能力的一類新型功能材料,如抗菌塑膠、抗菌纖維和織物、抗菌陶瓷、抗菌金屬材料等。
抗菌材料主要分為2種
無機抗菌劑:
利用銀、銅、鋅等金屬的抗菌能力,通過物理吸附離子交換等方法,將銀、銅、鋅等金屬(或其離子)固定在氟石、矽膠等多孔材料的表面製成抗菌劑,然後將其加入到相應的製品中即獲得具有抗菌能力的材料。水銀、鎘、鉛等金屬也具有抗菌能力,但對人體有害;銅、鎳、鑽等離子帶有顏色,將影響產品的美觀,鋅有一定的抗菌性,但其抗菌強度僅為銀離子的 1/1000 。
因此,銀離子抗菌劑在無機抗菌劑中占有主導地位。
銀離子類抗菌劑是最常用的抗菌劑,呈白色細粉末狀,耐熱溫度可達270℃以上。銀離子類抗菌劑的載體有沸石、陶瓷、活性炭等。有時為了提高協同作用,再添加一些銅離子、鋅離子。
有機抗菌劑:
有機抗菌劑的主要品種有香草醛或乙基香草醛類化合物,常用於聚乙烯類食品包裝膜中,起抗菌作用。另外還有醯基苯胺類、咪唑類、噻唑類、異噻唑酮衍生物、季銨鹽類、雙呱類、酚類等。